五行身心护养法是送给女性的终身平安大礼
你身上的12条经脉上面都有“井穴、荥穴、输穴、经穴、合穴”这5个通灵之物,如果你全部记住有点难,那就每天记一个并使用它吧,就当是每天为您和家人的健康积分了。日积月累,这些健康的积分一定能给您的家庭换来一份平安大礼。
我的五行养生祛病法中,涉及了一些人体经络和穴位,它们也是分五行的。只要掌握了这些经络穴位的五行属性并灵活运用,你就能迅速掌握五行养生祛病法的真髓,并能举一反三。
人体有12条正经,每条经脉上都有井穴、荥穴、输穴、经穴、合穴5个穴位,合称五输穴,也称五行穴位。如果说人体的12条正经就像一个城市的12条重要干道,那五输穴就是每条道路上5个最关键的路口。遇到一些例如交通堵塞等情况的时候,一定要重点疏通这些关键路口,才能最快恢复正常。
五脏所属的6条经脉中,井穴属木,荥穴属火,输穴属土,经穴属金,合穴属水。六腑的6条经脉中,井穴属金,荥穴属水,输穴属木,经穴属火,合穴属土。经脉和穴位的具体五行属性请参阅以下表格。
五脏之五输穴(五行穴位)表
六腑之五输穴(五行穴位)表
以上表格,姐妹们也许会觉得有点枯燥,弄不明白。但只要我稍加指点,您就会发现,五输穴其实简单至极,而且妙趣无穷。
不论你是养生还是治病,只要遵循“实则泻其子,虚则补其母”的规律就可以了。比如肝属木,水生木,木生火,肝经上的合穴(水穴)曲泉就是肝经的母亲,荥穴(火穴)行间就是肝经的儿子。
这里的母与子的关系,就相当于大河与小河的关系。“实则泻其子”就是说每个脏腑有上火、发热、发炎等实证,要在其经脉的子穴施以泻法,也就是说大河水太满了,必须疏通小河,让大河的水尽快从小河流出去,以缓解这种涨满的情况。
反之,浑身无力、头晕心悸、腰酸腿软、气血不足等虚证,要在其经脉的母穴施以补法(按揉穴位时,力量重为泻,力量适中或轻柔则为补)。
同样的道理,就是说小河的水太少了,就得赶紧把大河的水注满,大河的水多了,小河里的水也就随着“水涨船高”了。
比如你肝火旺盛,就会出现耳鸣、眼睛又红又肿、经期流鼻血等症状,这时候,你就要对肝经的火穴,也就是子穴行间进行刮痧或重力按揉以泻肝火;如果出现月经不调或闭经、血虚、经常抽筋、魂不守舍等肝气不足(虚)的情况,就需要每天按揉或敲打肝经的水穴,也就是母穴曲泉1~3分钟,坚持3~5天,根本不用吃任何药,上面这些症状就会明显改善。
只要知道了经络穴位的五行属性及它们之间的生克关系,也就知道了它们谁是母,谁是子,谁是大河,谁是小河,那么,当你身体出现任何不舒服的时候,就可以很快知道是应该给大河注水,还是应该疏通小河河道了。这个方法就是一把万能钥匙,也是熟练运用我后面提到的所有方法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