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也行磨磨唧唧地收拾好行李就去二号哨塔报道。
哨塔建在东仑河沿岸,门口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铁栅栏,看来有一定的年头。栅栏旁边挂着一块长方形的铜牌,上面写着“二号哨塔”。外墙是刚刚翻新过的,涂上了白色墙漆。哨塔共有三层。一层是值守民警生活区,有一个15平米的小食堂、值守民警宿舍和器械室,二层是监控室和党建工作室,三层是瞭望台。
这个占地面积不足500平米的二号哨塔,就是林也行即将工作和生活的地方。
“叩叩叩”
“报告郭队长,我是林也行,新来的值守民警。”林也行刚刚放下行李,就到党建室找哨塔监控中队队长郭铁荣报道,只见郭铁荣正在不慌不忙地打包收拾办公桌上的东西。听说二号哨塔有新人加入,郭铁荣满心欢喜。明天就是他退休的日子,没想到退休之前还能再认识一个新人。
郭铁荣听到声音,抬起头看到林也行站在门口,立刻迎上去紧握林也行的双手:“欢迎欢迎!真是个精神的小伙子,快进来坐吧。”一股暖流从林也行的掌心流到心间,他心里的沮丧感也没那么强烈了。
“东西都收拾好了吗?这边晚上有点凉,要备张薄被子,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。”郭铁荣暖心嘱咐道。
“都收拾好了,谢谢郭队长关心。”郭铁荣的一番话让林也行倍感温暖。至少这边还有一位性格温厚的中队长带他,不算太差。
“叫我老郭就行了,我明天就不再是你们的队长了。”老郭长吁一口气说道。
幸福来得太突然,也消失得太突然。
“您这是要调走了吗?”林也行不舍地问道。
“我要退休了。”老郭缓缓道。
“真遗憾,我还想跟您多学习学习呢。”
老郭听完哈哈大笑:“你们下一个中队长可比我强多了,你好好跟他学。”
在老郭的介绍下,林也行得知哨塔监控中队共有15人,每天排3个班次,每个班次安排两人监看视频监控,两人巡河。按照排班表,林也行明天早上6点要和一位搭班值守民警一起巡河。
第二天一早,林也行换上制服,带上警用装备和自己的搭班同事一起出发到东仑河海关管段巡逻。
东仑河是Z、Y两国的界河,也是两国边境贸易的水上交通要道。河面上随处可见满载着货物的众多船舶来回穿梭,往返于Z国和Y国之间。这些船舶既是两国边民的主要贸易工具,也是Y国最主要的走私工具。林也行的巡逻工作,就是要查看东仑河海关管段有无可疑人员和可疑船只。
“你好,我叫田小袁,我爸姓田,我妈姓袁,所以有了我这个名字,你可以叫我小袁,但是千万不要叫我小田,听起来像个女孩子的名字。”说话的人是林也行的搭班同事小袁,也许是长期在太阳底下巡逻的原因,皮肤被晒得很黑,一双大眼睛明亮有神,声音透着一丝稚嫩。第一次见面就发表了一大段自我介绍,暴露了他话痨的本性。
“你好,我叫林也行。”
林也行简单地自我介绍,没有做过多的修饰,没想到小袁在听到自己的名字后,忽地开口,试探性地问道:“你是前天在口岸抓水客的那个林也行?”
小袁虽然一直在哨塔值守,对缉私局里的大事小事都略知一二,早在前天,“林也行”这个名字就在缉私局里传开了。
林也行以为自己已经“名声在外”,眼含笑意地说:“咳,其实那天我也没做什么啦。是中队长他们抓的人。”
小袁一脸八卦地问道:“那张队有找你谈话吗?你是怎么跟他解释的?”
“他为什么要找我谈话?”林也行反问道。
小袁一脸疑惑地说:“你不知道吗?那就当我没说。”
“什么意思?你快告诉我。”林也行急切地问道。
“哎呀,没什么,我乱说的。我们先去前面的码头看看吧。”小袁和林也行打马虎眼,借故错开话题。
林也行预感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,一把拉住小袁说:“小袁,你是我在兴东交的第一个朋友,我这个人性子急,说话直,有时候容易得罪人,如果我做错什么事,你一定要告诉。”
小袁一脸难为情地说:“其实也没有什么啦,我也只是听说,说是口岸那起象牙案,缉私队本来是想放长线钓大鱼的,因为有人不小心打草惊蛇,抓捕计划失败了,缉私队他们跟了3个月的线索也断了。”
林也行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王焕军他们要抓的不是水客,而是和水客接头的接货人。难怪王焕军对自己的态度那么冷漠。
小袁看林也行低着头一言不发,立刻暖心安慰:“没事,你也是无心的,张队没有找你,说明他们也没有怪到你头上。”
林也行知道,即使别人嘴上不说,心里多少都会对他有些不满,眼下,他只希望这个案子能尽快侦破。
在哨塔工作的一个多月时间里,林也行每天都在这个巴掌大的管辖区域重复着枯燥、乏闷的巡逻工作。在他巡逻期间,虽然查扣了1辆“三无”船舶和2辆非法改装铁壳船,也算是小有成绩,但是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。他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找不到任何成就感,而他一直坚守的“警察梦”也开始动摇了。
他常常想,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干缉私这一行,要是当初跟着爸爸跑生意,也许现在的生活会更好。但是他的心,却又不由自主地惦记着口岸象牙案的事,不自觉地关心着缉私局的每一个案子。
这一天中午,太阳炙烤着大地,林也行和小袁找了一个凉快的地方,百无聊赖地看着东仑河上来来往往的货船,等着下一班同事来交班。
“小袁,你为什么干缉私呀?”林也行转过头问小袁。
“就是喜欢啊,你不觉得穿上这身制服很帅吗?”小袁比划着身上的衣服说道。
“那假如要一直呆在哨塔,每天面对的都是一群糙汉子,谈个恋爱就像异地恋,你也愿意吗?”林也行继续问道。
“这有什么不好的吗?我跟你们正式编的不一样,你们是铁饭碗,我是临时工,我这辈子能在哨塔顺利干到退休,我就已经很知足了。再说了,我们干这行的,早就把自己上交国家了,结了婚的都像网恋,还怕“异地恋”呀。”小袁一脸轻松自在地说道。
林也行有时候挺羡慕小袁的,他没有什么不切实际的追求,所以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烦恼和压力,更重要的是,他懂得珍惜当下,乐呵呵地过好每一天。
“你们在聊什么呢?”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耳内。
林也行扭头一看,惊喜地说道:“老郭,你怎么来了!”
听到老郭的声音,小袁也开心地凑了过来。
“哎……在家里闷得慌,想出来走走,不知不觉就到这了。”老郭平静地说道。
“有你这个“强将”在这里坐镇,我们就可以偷懒一下了。”林也行打趣地说道。
“可不敢偷懒,我在哨塔干了30年,从来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。”老郭一脸认真地强调。
林也行惊讶地说:“30年!您这贡献真够大的。”心里想着,像老郭这样多次立二等功的优秀缉私警察,干了30年都没有机会调走,自己怕是更不可能调走了。
“老郭在哨塔30年,查获的走私案件就有700多起,东仑河上从事走私活动的船舶减少了3000多艘!是我们哨塔兄弟的偶像!”小袁忍不住表达对老郭的崇敬之情。
“那都是以前的事了。以前东仑河走私很猖獗,几乎每500米就有一个走私点,最多的时候,一天能抓到近10艘走私货船,我们哨塔值守那都是全年无休的!”老郭回忆起自己过去的工作时光,眼里满是怀念。
林也行在正式上岗前就了解到,因为东仑河河道狭窄,过去Y国人只要10秒钟就能把船开到兴东一侧的河岸卸货。往往没等民警赶到现场,货物就被拉走了,而一旦遇上缉私民警巡逻,走私分子只要迅速把船开回Y国一侧的河岸,便可以逃避缉查。
后来缉私局在兴东一侧的河岸修建了5米高的护国栏,没想到Y国人8秒钟就可以带着货物翻过护国栏,甚至想出各种方法把货物抛过护国栏,再由同伙迅速用摩托车将走私货品带走。
直到缉私局修建了哨塔,每天安排值守人员24小时监看视频监控,全天不间断巡逻,走私活动才逐渐被控制。
林也行有些佩服老郭了,他们过去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难度难以想象,如果没有他们的辛苦付出,东仑河就不会有今天的安宁。
突然,老郭指着不远处的一艘铁壳船说道:“那艘船,可以查一下。”
林也行和小袁一齐看向那艘缓缓驶近的铁壳船,船上堆满了一袋袋木薯淀粉,肉眼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,但既然老郭提出要查一下,二人还是照办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