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斌回到家,发现大门开着,心里一阵紧张。
这时候正是李多上学的时间,按理,家里应该没人才对。
这是什么情况?难道是遭了贼?
李斌心里一阵紧张。
李斌让李夕站在门口别出声,自己从门后抽了根木棍悄悄往里走。
推开屋门,好像没有动静。
又往里轻轻走了两步,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。好像有人喘着粗气,呼吸很费劲。
李斌探头一看,发现李多躺在床上,正难受的呻yin着。
李斌扔下木棍,赶紧抱起儿子:“多儿,你怎么了?”
李多浑身发烫,满脸通红,发着高烧。看样子,人已经烧迷糊了。
李斌一摸儿子的额头,感觉起码有40度!
“多儿!多儿!”李斌拼着命的喊,可李多除了zu重的急喘声,一点意识也没有。
李夕听到动静,赶紧抱着包跑进来。
“爸,咱送哥去医院吧?哥病的不轻。”
李斌试了半天,也背不动李多。毕竟李多也是十五六的小伙子了。
李夕急了:“爸,我来!您搭把手。”
在李斌的帮助下,十二、三岁的李夕背着哥哥往医院赶。
走到半道,正好碰见放学回家的光华。光华一看这情景,二话不说,接过李多就往医院跑。
李夕放下哥哥后,喘着粗气,小脸通红。
李斌也许是害怕,也许身体不好,脸色煞白。
李夕催促父亲:“爸,快点!抓紧!”
到了医院,挂号、找大夫、抢救…一顿忙碌。
李斌忙得晕头转向找不到北,多亏光华帮忙跑上跑下,这才把李多安顿下来。
“高烧的太久了,把孩子烧成了肺炎。你这做家长的,为啥不早点送过来?”大夫责备李斌。
“谢谢您!这会儿孩子没事了吧!大夫。”
看着李多没有像刚才那么难受了,李斌悬着的心稍稍放下来一点。
“不好说,还要继续观察。今晚如果不发烧,明天再做进一步检查吧!”
“大夫您费心了!”
李斌转身送大夫,这才看见光华还陪着旁边。
“光华,刚才多亏了你!谢谢你!耽误了这么久,快回去吧!”李斌说着话,看着光华酷似静华的脸,往事一下涌上心头。
“没事,顺手的事。我和李旭是好朋友,帮这点忙也是应该的。您别放在心上。这两天,如何需要我帮忙,您就叫李夕来喊我好了!”光华客气地说。
“好,好。”李斌说不出别的。
“李夕,还没吃饭吧!走,哥带你吃饭去。”光华招呼李夕。
李夕看看父亲:“爸?”
李斌点点头,他实在太累了!
俩人走出医院,一路上,光华问了问李夕大概情况。找到路边一个清汤面摊上,各吃了一碗面。
光华又买了一个干粮,让李夕带回去给父亲吃。
李多第二天早上才清醒过来。
睁开眼睛,看到父亲和弟弟,李多高兴地笑了。
原来,李斌带李夕走后,李多一个在家,开始几天,他生活的很规律。该起床起床,该上学上学。
可家里总是他一个人,李多感觉寂寞,孤单。
三天前,李多放学后没有回家,而是跟着几个同学去打篮球了。
李多打热了,出了一身汗。他顺手脱下衣服继续打。打完球回家,又用凉水冲了个澡。
这一热一冷激出了病,第二天早上,李多醒来感觉头昏脑涨,肺部火烧火燎的,就病倒了。
李多当时没有多想,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。仗着自己年轻,就去学校上课了。
到了学校,李多觉得身上忽冷忽热,热的时候一身汗,冷的时候冻得直打摆子,加上不停咳嗽。就向老师请了假回家了。
刚病的一、两天,李多还能自己起来喝点水,泡点冷饭。
他想自己年轻力壮,抗两天就过去了。
谁知道,这才的感冒来势凶猛,李多发着高烧竟然烧迷糊了,一算日子,竟然在家烧了整整三天。要不是父亲及时回来,李多差点烧死在家里。
因为耽搁的太久,李多烧成了急性肺炎。
李多正和父亲、弟弟说话,病房的门推开了。光华提着饭盒走了进来。
“我去上学,顺手给你们带点早饭过来。快趁热吃吧!我下午放学来取饭盒。”
“光华,你这孩子太过客气了!”李斌接过饭盒。
“李多,我看你比昨天强多了!”光华看着李多,微笑着说。
“谢谢光华哥!我听父亲说了,昨天多亏你帮忙!”
“客气个啥!我去上学了!”光华看时间差不多了,就赶紧走了。
此后三天,光华每天下午放学来取空饭盒,早上准时来病房送饭。
李斌其实知道,这是静华的手艺。
李多出院回家后,身体没有立刻复原。在家休养了一个月,吃了不少药,还是啃啃咳咳,老感觉嗓子不舒服,慢慢落下后遗症,转成了慢性气管炎。
李斌把李多接回家没几天,就接到了强叔去世的消息。
强天办完丧事,才写信告诉李斌这个消息。
原来,李斌走后第三天,强叔就撒手去了。
去世前一天,强叔精神很好,话很多。也可能是回光返照,他交代强天,务必一定要将那块玉交到李旭手中。
强叔的原话是:“这是李家的玉,要物归原主才是。”强叔还交代,自己走后不要惊动李斌,后事办完再告诉一声就是。不要让李斌来回颠簸。
强天最后叮嘱李斌,请他或者李旭抽空回去一趟,他要完成“爹最后的交代。”
李斌觉得,强叔这一走,自己的一多半也跟着去了。
李旭暂时不需要他操心了。卫校管吃管住管工作,毕业后就能分配,自己可以松一口气了。
李多这孩子老实,学习成绩一向优秀。看样子以后能出息。自己再怎么辛苦,也要坚持熬到李多读大学。
最让李斌放不下的,就是小儿子李夕。
学习上是没情况了。好歹明年能小学毕业。
出去找活干吧,年龄太小。在家养着吧,又不合适。唉!走一步看一步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