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周天,杨卫国又来看妹妹。
他脸色暗淡,黑眼圈像是刺绣上去的深重。
敲了半天妹妹家的门并无人应答。
正准备离去,碰见了妹夫的一位邻居大婶,
她连连叹息:
“唉,年轻人,又来看你妹妹啊?依我看,你那妹妹生活的很不如意哩……”
“昨晚我又听到李东升在对她进行辱骂发脾气。”
杨卫国听着邻居大婶的话,心里越来越不是个滋味,后悔的捶胸顿足。
回到工区也没有心思好好上班,一到下班,倒头便睡。
曾经那个生龙活虎杨卫国开始不知不觉地chen沦。
老王下班回来,看见杨卫国还在睡,便督促到:“卫国、卫国,醒醒,该接班了。”
“叫什么叫,我不接班,谁爱接谁接!”
说罢用被子蒙住头,继续呼呼大睡。
老王也不生气,把情况汇报给工长。
工长对杨卫国和妹妹事儿多少有所了解,
他遥遥头说道:
“这个孩子命苦啊,让他睡吧,今天我替他巡。”
老王说:
“工长,这怎么行,你刚刚从工地回来,人困马乏的不安全,还是让别人去吧。”
“别人也干了一天活,这个头我得带嘛。”
“最近天气反常,让别人去有点儿不放心。”
话音还没落地,工长背起巡道包出发了。
老王目送工长远去的背影,心里充满感慨。
对于工友的好言相劝,杨卫国置之不理,甚至还骂骂咧咧。
久而久之,他和工友兄弟般的感情渐渐生疏起来。
残酷的现实和内心的苦闷使得杨卫国只能借酒浇愁,几乎天天酩酊大醉,
只有酒精的麻痹可以暂时让他忘记一切。
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,杨卫国醉酒后和同事只要一言不合就会大打出手。
一派地痞流氓的样子。
这个周末的晚上,杨卫国回到古城,在路边的人民饭馆又喝的酩酊大醉。
他晃晃荡荡走出饭馆,醉眼迷li,恍恍惚惚,独自在大街上游荡。
经过他身边的人总是嗤之以鼻,躲得远远的。
不远处,一伙年轻男女从一家大饭馆勾肩搭背的出来了。
杨卫国看见了中间走着的人身形熟悉,不由自主加快脚步,走近一看是李东升。
杨卫国顿时火冒三丈,自己的妹妹天天以泪洗面,这个衣冠*兽却在外面花天酒地……
杨卫国的酒立刻醒了一半,当街大吼:“李东升,站住。”
杨卫国一手里提着一半瓶酒,指着李东升背影指指点点地大骂。
又疾步上前揪着李东升衣领,怒瞪着质问:
“李东升,你还是不是个人,当初答应下我的什么?”
你现在还有心思在外面鬼混?”
李东升却不以为然:
“怎么?你那死气沉沉的好妹妹不让我碰……还不让我在外面享受?”
“杨卫国你别自不量力,你未免管的太宽了吧?”
“你说什么?”
杨卫国举起酒瓶子,李东升打掉了杨卫国揪着自己衣领的手。
鄙夷说道:
“呵呵,你还想动手?你动动试试,让你吃不了兜着走。”
旁边一汉奸头的男子见状,拍拍杨卫国肩膀,阴阳怪气地说道:
“小子,我爸可是公an局长,你想想后果吧。”
杨卫国目睹一行人耀武扬威的离去,他气愤的挥拳砸着墙,拳头流血了也浑然不觉。
杨觅对李东升在外面的所作了如指掌,对他失望透顶。
她甚至从邻居那里听到哥哥经常来找自己,但是她接受不了哥哥对她的欺骗。
更不愿与哥哥相见。
生活的压抑,痛苦的婚姻,以及命运的捉弄,迫使杨觅在痛苦中挣扎。
她度日年。
闲暇时会和同事结伴到周边的风景区走一走,看一看。
逐渐的,杨觅发现自己爱上了独自外出游玩。
在那些风景优美的地方,她可以尽情的释放自己,无论是放声嚎啕还是与大自然对话。
她觉得自己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轻松点儿,才能找到自我。
又是一个周末,杨觅早早收拾好东西便出了门。
她独自爬上了位于城南的鸳鸯山。
山上草木葱笼,绿树成荫,鸟语花香。
登高远望,古城全貌一览无余。
鸳鸯巍然屹立在大河南岸,大河扬起的波浪,自然给鸳鸯山平添了些许柔美。
而鸳鸯山的美丽传说,千百年来一直在古城代代相传。
话说,很久很久以前,鸳鸯山并不叫鸳鸯山,也没有名字。
山下有一个古老的村庄,依山傍水,村民们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安居乐业。
村里有户穷苦人家,姓刘,老夫妻膝下有个乖巧听话聪明伶俐的女儿。
转眼间女儿长到十八岁,生得水灵,落落大方,人见人爱,因为独爱兰花,大家都叫她刘兰花。
村中的吴财主心狠手辣,贪财好se,对天仙一样的刘兰花动起了歪主意,想把刘兰花纳为小妾。
可是刘兰花早已对同村勤劳、善良、乐于助人的俊小伙大风有爱慕之心,并私定终身。
所以她非常反感吴财主派来的媒人,可吴财主不甘心,暗中给了刘家许多金银珠宝。
见钱眼开的刘父,暗中答应了吴财主,迫使刘兰花就范。
刘兰花性格刚烈,决定和大风哥私奔,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。
但不幸的是,他们最终在大河南岸的山顶上被吴财主的家丁堵住。
这对有情人眼看吴家的狗腿子越来越近,迫于无奈,双双跳崖殉情。
乡亲们忘不了这俩孩子平日的好,偷偷上山上纪念,含泪送别这对苦命鸳鸯。
而恰恰这座山有两个山峰,且外形酷似两只鸳鸯,所以乡亲们为了永远记住刘兰花和大风,便把这座山叫做鸳鸯山。
初次听到鸳鸯山的传说,杨觅泪流满面,自然想到了自己不幸。
今天,她独自爬上鸳鸯山更是感慨万千。
杨觅问苍天:“为什么今生今世,不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?”
杨觅居高临下端详古城全貌,尘世的悲欢离合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荡漾。
人生一世,该不该去抗拒生命的负重?
该不该顺应时事的变迁、该不该接受违背良心的承诺?
而杨觅只需要一隅之地,或者三尺空间,悄无声息地安置自己的灵魂。
她向北眺望,大河对岸的蝴蝶岭清晰可见。
于是,杨觅缓慢地下了鸳鸯山,向大河对岸的蝴蝶岭走去。
约莫一个钟头,杨觅走上了石拱桥。
这座桥是何年、何月、何人所建,不得而知。
然而石拱桥却像一个彪形大汉,横跨在大河之上。
桥默默无语,河滔滔东流,却殊途同归,在风雨中旁观世事沧桑。
伫立桥上,杨觅听到大河的浪花在欢唱,矜持地诉说古城的古往今来,人生的反复无常……
春天,这座山岭上繁花似锦,绿树成荫,迷雾重重,有许许多多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。
久而久之,这座山岭就被冠以蝴蝶岭。
此刻,虽已是秋日的黄昏,但这时的蝴蝶岭却别有一番风味,赤红霞光散射满天。
岭中笼罩着醉人的寂静,花花草草被晚霞镀上了层层金色,好一处人间仙境。
杨觅伸出双手、张开了臂膀,深情地拥抱大自然,微微闭目享受着天地间最美好的时刻。
她略带疲惫的面庞被彩霞照映的愈发美丽,似天女下凡,仿佛她就是蝴蝶岭的主宰。